文章提供:图文资通组
文章来源: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57290/online-curator
发佈日期:2020.04.23 消息来源:数位时代

电玩展停办、国际书展改为线上、100人以上活动陆续取消,在疫情看不到尽头的此刻,「线上策展」(Online Curator)俨然成为大家共同的思考与解方,但是,线上策展和动态网页设计有何差别?策展和一般的线上行销活动(Marketing Campaign),又有什么不同呢?
近来,「线上策展」突然成了一个热门名词。与其说「线上策展」是一种行销策略,也许可以更接近品牌经营的观念或心法。根据策展社群The Curators一篇文章的解释,「策展人」一词来自于拉丁语的照顾者(Curator),并引申为具有保护珍贵艺术品的意思。这篇文章也以TED演讲将其负责人称为「策展人」为例,指出策展人的任务是「搜寻、整理、呈现资讯内容,并且让这些资讯有更多的使用空间和影响力。」

人人都是策展人的时代
策展虽然源自于艺术领域,而从艺术圈走到数位行销的过程,「线上策展」更成为了一个生气蓬勃、但意义分歧的名词,最常见的或许是「内容策展人」(Content Curator)。根据香港数位行销公司Fimmick,「内容策展人」的主要任务,是去发掘尚未普及、但对受众有意义的内容,同时附加与品牌相关的观点(如重新浓缩、节录原有讯息),而受众也会乐意接纳这些多元的讯息声音,并非只是聆听品牌的一言堂。当然,内容扩散与操作的能力就是策展人必备的。
根据数位资讯世界网站统计,美国有超过80%的行销人员,实际工作内容就包含了「内容策展」,藉由策展(Curate)而非从头到尾的原创(Create),除了可以节省内容产制的成本,更可以连结不同的兴趣客群,发挥社群的优势。
事实上,你也很有可能不知不觉成了「内容策展人」而不自知。同一篇调查指出,全美有32%的社群使用者,会在进行新闻或资讯转载时,同时附上自己的评论或其他原创内容,也就是说,有1/3的社群使用者,在不自觉的情况下进行着内容策展的工作,并将「自己」作为和这些展示内容连结的品牌,深化或改变受众(朋友圈)对你个人的整体印象。

以线上策展营造「线下体验」的感官错觉
然而线上策展的另一层意涵,或许更接近艺术界的原意:将资讯「诠释」或「升级」成较高价值的呈现方式,营造线下体验的错觉。 例如NGO组织无国界记者(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就在沙盒游戏Minecraft内,建造了一座华丽的「反审查」虚拟图书馆,陈列了因政治因素而遭许多国家禁止的内幕新闻,包括新闻文字与记者的实际录音等内容。
这项虚拟「策展」除了藉由游戏避开相关国家干预,另一层重要意义,是在于它被使用者体验的方式──并非直接显示遭封锁的新闻,而是鉅细靡遗地打造这座图书馆的细节外观──哥德式的廊柱、恢弘的大厅、铭刻着各国旗帜的玻璃穹顶、庄严的阶梯、与象徵「无国界记者」以拳头握笔的石雕等,都让玩家有种踏入秘密殿堂的仪式感。
图书馆策展者詹姆斯 ·德莱尼(James Delaney)表示:「我们不是将新闻自由等主题『游戏化』,而是将这个主题直接带到游戏中」,因此,这些看似装饰性、趣味性,或有些多余的使用流程,目的其实都是让虚拟世界更加逼近「线下体验」的精心设计。
此外,虚拟实境(VR)技术也让虚拟策展多了一种选项。从Google针对VR开发者的建议来看,也与实体策展的要求相当吻合(例如空间沉浸感的营造、物件的摆设避免过于靠近观者等)。最近亦有相当多虚拟美术馆、博物馆的应用应运而生。唯独VR硬体装置过于昂贵,仍是普及的一大门槛。
不过,藉由一些简单的工具,策略团队依然可以为自己的企业品牌、产品或服务进行线上策展,例如:可结合影像、图文呈现专题的免费开源软体Mural,就能在不需另外撰写程式的情形下,灵活地套用各种样板,进行影像叙事或策展,包括制作新闻专题制作、大型活动页面、新闻频道简介等高品质的多媒体线上展示内容。
在疫情影响之下,稍具规模的实体活动都相继取消,但人们对于真实接触,从而获得更丰富感官体验的渴望,却不会因此衰减。线上策展作为一种解套,或许将为这种趋势下的「数位隔绝」带来另一种契机。

前往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