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案例:印刷科技组
文章来源:https://news.cts.com.tw/vita/campus/201901/201901111948733.html
掌上微型机 让你在家就能造纸印刷
发佈日期:2019/01/11 消息来源:华视新闻
田蕙欣、郑咏方 / 台北市
「一间印刷行」创办人颜宏霖改良传统印刷机和造纸机变成微型化机具,让它们比传统机具相对迷你许多,小且精巧的创新机具,让一般人也能够轻松上手,自己制造再生纸、印刷名片和小卡片,在家就能完成纸循环,同时让印刷、造纸这些逐渐没落的传统艺术用创新的方式延续下去。
「一间印刷行」的印刷、造纸工具,经过简化设计后能轻易上手。 摄影/田蕙欣
遇见古代发明 开启创业之路
「一间印刷行」由颜宏霖于就读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硕士班时期独自创立,原先为个人的室内设计工作室,二〇一六年起转换跑道,投入设计、生产掌上印刷机,便开始扩张团队,现「一间印刷行」为包含创办人、店长、品牌视觉、生产管理等四人为主的团队,分别负责研发设计、店面营运、美术文宣设计和产品监管等业务。
「一间印刷行」创办人颜宏霖于研究所期间进行的一项研究计画让他接触到臺湾目前唯一仅存的铸字行「日星铸字行」。他发现虽然日星铸字行每天都有很多客人去买字和参观,但铅字的实际使用已不再普遍,客人买到的铅字很难派上用场,活版印刷术也渐渐没落,取而代之的是数位印刷的模式。本来就喜欢老物件和工艺的颜宏霖就想虽然现在是科技进步的时代,但是手感和有创意的产品还是很有发想的空间。
认为这样的老工艺若没有延续下去非常可惜的颜宏霖,开始发想将这些传统工艺的大型机具概念微型化,让大家在家也可以实际操作活版印刷等传统工艺技术,可能就会有多一点的人,因为兴趣而拥有传承的理念,让这个产业可以持续地走下去。于是颜宏霖在硕士班时期开始研发「随身活版印刷机」,后于二〇一七年将第一个产品「随身活版印刷机」在啧啧平台上开启群众募资,仅用一週就达到目标金额,便开始投入实际生产。
建筑设计背景 创造掌上机具
决定研发随身活版印刷机后,颜宏霖从研究传统活版印刷术开始着手,从铸字、检字,到排版、印刷,每个步骤都去一一拜访活版印刷产业的老师傅,去了解机器的运作过程,透过自己对机具的理解和内化后,才开始思考要怎么去改良,让微型化的机具能够具体实现。
「一间印刷行」店长Yuying説:「我们老闆具有将一件产品从零到一做出来的能力。」建筑设计背景出身的颜宏霖,很懂得运用木头、塑胶等材料,在研发过程中,也会加入一些现代元素,让传统老工艺带入现代的观点跟一些现代器具的价值,例如:产品一开始设定「刨刀」的雏形,就是从他的室内设计背景,而想到的创意。
「一间印刷行」的第一项发明随身活版印刷机改良传统的大型印刷机,仅运用一些传统印刷机的机构跟原理,将它简化成一台约两个名片盒大小的小机器。他也将印刷机内部的排版结构简化,可以直接把字放进模板里,不用再去特别调整版面,让操作可以更加简化。利用这台随身活版印刷机,在两个小时内,就能印出专属自己的个性名片或小卡。
一间印刷行「随身活版印刷机」的结构分解图。 摄影/田蕙欣
延续印刷机 进而推出造纸机
在印刷机成功生产后,原本就将发明主轴订在四大发明上的颜宏霖,也开始发想下一个产品。刚好印刷机推出后,从顾客那收到许多除了印名片外,希望连纸都可以亲手做出来的建议,所以他便开始着手研发造纸机。
造纸机的设计原理是由传统的手抄纸技术去发想,将手操框缩小,变成约一张A4纸的大小,加上自己设计的独特的创意模板,如俄罗斯方块、几何图形等形状,用不同的模板就可直接做出不同形状的纸,纸晒干后成型的样子也不像传统纸张像是刀去切割而成的平滑边线,而是会有手工自然边的模样。颜宏霖说「大家在现代还是有一种不同于数位使用的方式,是有点復古又有点现代,让你从手感跟一张张不一样的纸张里找到生活的品味。」
造纸机和印刷机售出后,为了让第一次接触的民众也能轻易上手,会附赠说明书、在网路上发布教学影片以及完整的售后服务,随时回答消费者的使用问题及回馈。在推广产品方面,「一间印刷行」也会开设许多体验课程,让入门的新手可以先实际体验过,也鼓励他们去日星铸字行买字,再到「一间印刷行」进行印刷,希望利用这样的方式一直创造出对前置产业的实际需求。
在家完成纸循环 废纸变身再生纸
颜宏霖说市面上其他开发造纸机的厂商和单位会附上干燥纸浆,它的成分是类似树跟其他纸质的混合材料,纤维跟纸质是相对稳定的,比起再生纸相对能知道做出来的纸会是什么样子。而「一间印刷行」希望大家可以拿手边的废纸直接进行再造,家中随处可见的废纸,不管是广告纸,红包袋、牛奶纸盒、报纸等都能成为纸浆的原料,让大家有更多创作空间,同时也是一种纸循环实际在生活中实践的过程。
「一间印刷行」的造纸机简化传统手抄纸制纸浸泡、蒸煮、洗料、打浆、抄纸、晒干、压平等多步骤的繁琐过程,缩减成泡纸 、打浆、抄纸、拆模、干燥、整纸等步骤。首先将废纸撕碎成小片、泡水软化后再利用造浆机,制成纸浆后放进纸浆槽,把造纸机套上两层纱网装上模板,放入纸浆槽捞纸、沥水,脱模后用两片吸水板夹住吸水,最后放上晒纸板晾干二十四小时,就可以形成再生纸。
因为有双层的滤水结构,套上两层纱网之后的纸会比起一般只有一层的纸来说更细緻。而每张废纸在材质上和纤维都不同,不像传统造纸制作出的工业用纸,每一张用造纸机做出的再生纸,都有独一无二的纹路和触感。
利用造纸机制作的再生纸,每一张都有不同的形状、纹路、色彩。摄影/田蕙欣
多一次思考 回收废材再制机具
「垃圾原料由你定义。」是「一间印刷行」的主轴,他们希望可以把这样的理念带到大家的日常中,让大家在丢垃圾之前,可以再想一下,这些东西是不是能够成为其他东西的原料。本身对于老物件事很有感情的颜宏霖説「世界上很多材料,应该用一个广阔的心胸去定义,不要一味觉得它就是垃圾,很多东西并不是垃圾。」像一个房子解体后,留下的木材对他来说就不是垃圾,而是能够再利用的原料。
造纸机本身的其中一种主要材质,也是取用木工剩下的建筑废材里边材的桧木,有些建筑会随着时代的关系走入慢慢消失的状态,「一间印刷行」希望能用另一种方式,让它们能得到更多更好的利用,再次重生在世界上,这也是一种资源再利用的概念。
结合在地产业 延续传统工艺
近期「一间印刷行」的未来计划定在开发新产品和宣传既有产品上,工作室将会开设更多有关印刷、造纸的体验课程,也会和其他在地传统产业做结合。如正在筹备的手工玫瑰花的课程,就会找来皮件老师傅做配合,用做皮玫瑰花的方式再去做纸玫瑰花。希望能同时带动台北西城的街区,让纸业和在地的产业能有多一点连结。
而对于印刷、造纸等传统工艺,未来颜宏霖打算持续改良印刷机和造纸机,并研发出新产品。颜宏霖认为时代还是有流变的方向,像这些较传统的方式依旧还是有市场的,不一定是主流,但只要有人持续对它们有兴趣,那这项工艺就绝对能继续的传递下去。「一间印刷行」主要是希望这些逐渐被淡忘的传统工艺,能够再次走入民众的生活,让它们不要消失,让更多人了解传统工艺产业独特的价值。
採访侧记
印刷、造纸等技术,平时我们都只有在歷史课本上面看过,但「一间印刷行」的产品,将技术简化,把他们带入大众生活,让没落的传统工业能持续延续。在亲眼看到利用废纸造再生纸的过程后,发现其实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困难,做出来的东西也有自己的特色,挺符合文创的趋势,也让我在这次的採访让我对中国四大发明中的两项发明重新认识,也被它们独特的魅力给吸引。